1.互联网赚钱就是“写”和“说”
这是一个靠写和说赚钱的时代----这句话大概是我3年前发在暴疯团队博客里面的。
时隔3年了,当很多人问我应该怎么样才能在互联网赚钱的时候,我的答复依然是这句话,要么会写,要么会说,要么又会写又会说,想要赚钱两者必须要占其一。
如果你再问我到底是写好还是说好呢?
我可能建议你选择“说”,但是倪叶明个人更倾向于“写”,不为什么,就是可能因为写了很多年了,觉得可能写比较适合我罢了,但是接下来,我依然还是会在网上“说”,而且要说很多,因为大多数的用户更喜欢阅读视频而不是文字。
选择写是因为自己喜欢,选择说是因为市场喜欢,如果要赚钱,肯定还是要顺应市场。
2.个人IP私域流量
倪叶明在昨天的文章里面已经说过了,今年全国各地的线下大会都在讨论“私域流量”“个人IP”这个话题,为什么?
因为没有很好的项目的时候,做个人IP就是最好的项目。
其实,当有很好的项目的时候,个人IP也一定要做,因为它可以让你的项目增值,项目有生命力,个人IP没有,随着时间的积累项目可能会死,但是个人IP却会积累的越来越强。
今天我突然想起来,我在上高中时候的偶像“韩寒”,还有郭敬明,他们当年能够被全国人民所知晓,还是因为会写,从写作文到后面写小说,写的多,看的人多了,知名度就上来了,知名度上来了,号召力就起来了,号召力起来了,票房就起来了。
现在想想,他们不正是靠“写”来赚钱的吗?
原来在多年前开始,这些人就已经靠“写”来建立个人IP的影响力了。
可惜,我本来在10年前已经接触到个人IP了,并且我的百度百科也在那个时候创建了,而且那个时候我也已经开始写了,但是当时没有人提出这样的一个个人IP的概念,所以后来自己搞项目之后就不了了之了。
3.构建行业影响力
10多年以前,我认识一个人,叫做“栾加芹”博士,百度搜一搜可以找到她的百度百科。
那个时候我还卖过栾博士公司生产的八卦养生茶,在淘宝里面卖,每个月至少都能挣大几千,靠的就是品牌词的流量。
栾博士公司生产的产品全部都是卖给粉丝,而在这些粉丝里面有很大一批人是栾博士的忠实客户。
栾博士是怎么有名的呢?又是怎么积累一批粉丝的呢?
当年栾博士写了几本书,叫做:不生病的智慧2、3、4,第一本书是马悦凌写的,后面的都是栾博士写的。
马悦凌和栾博士都是靠着几本书,构建了自己在行业里面的影响力,从而获得了一批非常忠实的客户,想当年马悦凌的淘宝店卖固元膏,每天销量至少都是百单甚至是千单起步的。
在10多年前,互联网产业还没有现在发达的时候,很多人潜意识里面会觉得:能出书的人都是很牛逼,很厉害的。
不像现在,只要有钱,都可以随意的出书。
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栾博士本身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博士,然后在养生领域里面又耕耘了数十年,自身的实力最起码是远超普通人的。
如果你想要打造个人IP,并且构建行业影响力,倪叶明认为,首先不是要学习什么推广引流的技巧,而是先要从打造内功开始,投资自己打造内功,自己强才是真的强,手段强仅仅只是一时的。
4.机遇
技术强,实力强就一定能赚钱吗?----不是。
前几天我在携程买票的时候,我发现我全国各地一共飞了20多次,应该是我人生中飞行次数最多的一次。
某一天在惠州的晚上,我跟我的徒弟们在做头脑风暴,突然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:广东和江苏两地创业文化的差异性。
这个话题就像一个种子,一旦被提起,瞬间让人醍醐灌顶。
之前一直还没搞明白,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实现屌丝逆袭,年赚千万以上的很多人都在广东?
其实皆是源于互联网创业文化的差异性,这也是为什么我来到广州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以前说起喝酒,江苏人一直都被称之为叫做:“江苏小绵羊”,意思就是江苏人不怎么能喝酒,其实我觉得这个称呼用在互联网创业上也差不多。
江苏是羊,广东是虎。
在江苏人,很多人创业都是稳扎稳打,一个公司从开始到运营了几年一直可能都是几个人。
但是在广州这里,打法就比较凶猛了,可能公司是从几个人开始的,但是一年以后你可能会发现,公司已经有100号人了,只要逮住机会就会不断的放大,放大,再放大,这也是为什么我昨天说在江苏想要一年赚几千万感觉很难,但是在广深地区,一年想要在网上赚几千万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情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我们今年只要把站群堆到一定的程度,就可以实现年赚几千万的小目标。
实力在强,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赚钱的确有一定的影响,但是这个影响更多的可能只是局限于赚小钱,养活公司,养活自己,养活家庭。
但是如果你想要赚大钱,一定要有虎狼之心,杀伐果断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