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个上传AI图片销售赚钱的国外图库平台推荐

说真的,如果你现在在国内想找一个靠谱的、门槛低的、能长期跑的国外网上副业项目,猎者出海真心建议你先从国外图库平台入手。

原因很简单:不用露脸、不用社交、不用外语、也不需要你有多专业的美术基础——你有AI工具,就能做图片。

相比那些动不动就让你做独立站运营、做外贸电商、卖服务的副业,图库简直是给内向人开的后门。

猎者出海当初选择做图库,就是因为它特别适合普通人:你只需要上传图片,剩下的曝光、销售、授权、结算,全由平台搞定。

更关键的是——这是一个全球市场,不是只卖给国内用户。你的图会被国外的企业、广告公司、设计师看到,他们买图非常果断,因为国外版权意识强,能合法用图最重要。这意味着你每天随手做的几张AI图,都可能变成真实订单。

推荐这个副业的第二个原因,也是我最喜欢的:可积累、可复利、越做越轻松。

你今天上传的100张图,可能一个月后、半年后、甚至一年后才开始跑出下载。但只要跑起来,就是长期收益。它不像短视频要天天更新,也不像带货要天天吆喝,它更像是一块静态资产——你上传一次,平台帮你卖无数次。

最后一个原因更现实:AI让普通人第一次有了和专业设计师同等的创作能力。

以前做图库,你得拍照、修图、布光、调色。现在你只需要会用AI,就能做出足够好用的素材。门槛被AI直接砍掉了80%,但国外对这块的需求却在暴涨。

对于国内想做国外网上副业的人来说,现在正是入场的最好时机。因为你做的不是中国市场,而是整个世界的视觉需求。

国外图库平台是怎么赚钱的?

说实话,我刚开始接触国外图库平台的时候,一直以为它们是靠卖图片赚钱,后来深入一点才发现:

它们赚的根本不是一张图多少钱,而是授权这套玩法。买家不是买你的图片,而是买使用你图片的合法权利。

这就是为啥照片看起来都能右键保存,但企业还是愿意花钱买授权,因为不买=被告。图库平台靠卖版权许可赚钱,创作者靠分成吃饭。

从创作者角度看,赚钱的原理其实很简单:

你上传图→平台审核→被买家下载或授权→你分成。

不管买家是付费订阅、单次下载、企业套餐、还是批量授权,本质都是平台赚一笔、你赚一笔。你图越多、越被搜索到、越被使用,你的提成佣金就越多。所以说国外图库赚钱不是爆发,而是靠累计和复利。

我现在看到一张3个月前上传的图突然被下载,都会觉得它是迟到的红包。

买家为什么愿意付钱?

因为企业用图必须合法,包括海报、广告、网站、包装、渠道投放……

只要用你的图,它们就要买授权。国外版权意识又特别强,宁可付钱,也不愿被告。这就是图库平台存在的核心原因:它帮企业省事(合法素材库),帮创作者赚钱(分成机制)。

所以平台越大、买家越专业,创作者越容易赚到钱。

至于国外图库平台本身怎么赚钱,其实就是三条主线:

第一,订阅制收入(最稳定的大头)

第二,单张授权(偶尔的大额)

第三,企业采购(利润最高)

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图在Shutterstock只给你几毛钱,因为买家是订阅用户。但在AdobeStock突然来一个扩展授权,你能赚十几美元——因为买家是企业一次性采购。

总结一下:图库平台赚钱靠卖授权,创作者赚钱靠被使用

你做得越通用、越高质量、越容易被企业拿去做设计,你的收益就越稳定。

简单粗暴一句话:你的图不是在卖艺术,而是在卖使用权。谁需要,你就能赚钱。

Adobe Stock

7个上传AI图片销售赚钱的国外图库平台推荐

说真的,猎者出海正式开始靠AI图片赚钱这条路,就是从Adobe Stock起步的。那时候我完全是小白,脑子里只有一句话:反正我每天都在生图,不如上传试试看?

结果一注册账号我就被它的UI吓一跳——专业得像是在给世界500强供图的地方(事实也确实差不多),瞬间就有点怂,但又觉得不试试对不起自己。

用了一阵子我才明白,Adobe Stock最大的优势就是:平台稳、买家专业、审核严格但不乱来。

它不像某些平台动不动就给你玄学拒稿,Adobe的逻辑很清楚:你图质量好,它就给你通过;你搞 AI 糊脸、怪手指、比例失真,它也毫不留情。

我被拒过几次,心态差点炸了,但回头看每次拒稿都挺合理,属于骂醒型的良师益友。

至于什么图在Adobe Stock最好卖,我算是被市场教会了。

最稳的是抽象背景、科技感可视化(芯片、电路、未来城市)、商务插画、极简风格装饰画、季节节日类主题。

总结一句话:

设计师会需要的、可重复使用的、干净利落没有版权风险的图,最容易吃香。 你别想着靠奇怪的艺术风格卖爆,Adobe的客户画像更偏向实用第一。

讲讲收益吧,第一次只有不到1美元的时候我心态直接裂开,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公益。后来图越传越多(大概150张以后),下载才开始慢慢爬起来。

Adobe Stock的单次图片下载收益大概在0.33美元–几美元,偶尔来一个扩展授权,直接十几到几十刀,那种感觉就像突然被老板发了个意外红包,让人瞬间重新燃起希望。

最后说几个教训:

AI图必须勾选illustration / AI generated,不能上传任何名人、商标、版权敏感内容。确保细节无硬伤(尤其是手、脸、结构)。关键词一定要认真写别偷懒。

Adobe Stock杠精一样的审核能让你怀疑人生,但也能逼你产出更高质量的图。坚持下来,你会发现这个平台的收益是慢但稳的,属于典型的复利型项目。

Shutterstock

7个上传AI图片销售赚钱的国外图库平台推荐

如果说Adobe Stock是严厉但靠谱的老师,那Shutterstock就更像是流量大、脾气偶尔古怪、但能给你惊喜的老板。

猎者出海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心态挺复杂的,因为Shutterstock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——好大、人好多、竞争也好激烈。你刚进去那种感觉特别像走进一个超级商场,你的图只是一家小摊位,能不能被看见全靠运气和勤奋。

不过,用久了我发现它的最大优势非常直白:买家多、需求广、被下载的概率高。

它不像Adobe Stock那么挑图片,也不像某些平台只有固定用户群,Shutterstock的客户从个人博主到大企业都有,所以图只要够通用,基本都有机会被搜到。严格程度也比Adobe Stock稍微宽松一点点,但不是放飞自我那种,你 AI崩坏它照样拒你。

至于热销图片类型,我的经验就是一句话:越大众,越能卖。

科技类、办公场景、节日主题、抽象背景、图标插画、商业类概念(成功、合作、分析、趋势)都表现很好。

甚至我做过几张特别普通的极简背景,放在Adobe Stock里没人理,在Shutterstock却隔三差五被下载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Shutterstock的客户真的喜欢拿来就用的那种素材。

Shutterstock账号收益方面,它属于量大但单位收益偏低的平台。

大多数情况下,一张图被下载的收益可能只有几美分到几毛钱。

刚开始我挺崩溃的,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公益二号。

但后来我明白:Shutterstock的赚钱逻辑不是靠单张暴击,而是靠薄利多销+图库规模。你图越多、越通用、越能命中搜索,就越可能每天跑出几个小收入,累积起来还是挺可观的。

当然,Shutterstock也不是完全无脑发图的地方。

注意事项主要有三个:

第一,AI图依然必须标注。

第二,不允许出现可识别的名人或版权元素。

第三,关键词必须写得更搜索友好。

我吃过亏,就是因为关键词写得太艺术,导致没人搜得到。后来换成土味但实用的关键词,效果直接翻倍。相比 Adobe Stock,我觉得Shutterstock更像是一个需要懂用户搜索习惯的流量战场。

iStock (by Getty Images)

说到iStock,猎者出海第一次上传的时候真是既期待又恐惧。毕竟它背后站着大名鼎鼎的GettyImages,行业里的老大哥级别,专业到你会怀疑自己上传的是不是垃圾。

跟AdobeStock的严师风格和Shutterstock的人多市场大比起来,iStock给我的感觉更像是——高冷、挑剔,但能让你涨脸的地方。审核严格得离谱,却又让人忍不住想攻克。

iStock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客户群特别专业,很多是出版社、广告公司、媒体机构,换句话说,买家质量高、需求精确、不乱买图。

所以你在iStock上卖出去一张图片,心理成就感会比Shutterstock高很多,甚至有一种终于有人懂我的错觉。但反过来说,它的审核标准也严格到足以虐新手,我前几次上传直接被打回,好几天我都怀疑是不是AI图片在它这里天然劣势。

热销类型方面,iStock偏好真实、干净、高质感的图。比如商业场景、真实生活方式、办公场景、极简科技、干净背景、商务主题插图等。

这点跟Shutterstock的越大众越能卖很像,但iStock更挑剔细节,尤其是逼真感和专业感。我做过同一系列AI图,放在Shutterstock能卖,放到iStock却被拒得毫不留情,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它的高冷不是传说。

收益这块,iStock算是有惊喜但不稳定的平台。

普通授权收益不算高,但如果遇到大机构、大品牌采购,价格能明显高于Shutterstock。

而且它的独家作者机制会给更高分成,我曾动过心,但考虑到我图太多平台混发,就没敢签。总体上讲,iStock属于那种——能卖的时候很香,但靠它吃饭不太现实的类型。

注意事项必须说清楚:

iStock对AI内容审核极严,你不能有丝毫AI破绽,尤其是手部、面部、材质、光线这些细节。

另外,标题不能太花哨,关键词需要非常精准,最好贴合客户的专业搜索习惯。

还有一点很关键——它对版权、商标、名人形象的敏感度比AdobeStock更高,你千万别侥幸上传任何疑似有风险的东西,否则会被教育得你怀疑人生。

Freepik

老实说,我一开始对Freepik的印象就是:这平台资源太多了吧,我这种AI小作者会不会淹死在素材海里?

结果真入坑之后才发现,它跟AdobeStock、Shutterstock那种传统图库的气质完全不一样。

Freepik更像一个设计师超市,每天有海量用户来找图、找图标、找模板、找插画……

只要你做的图够实用,它就像自动贩卖机一样会给你源源不断的曝光。

Freepik最大的优势就是——不挑题材,只挑是否有用。

我真的被震惊过:有些我觉得很普通、甚至有点无聊的AI背景图,在Freepik的下载量竟然比在Shutterstock高很多。

它不像iStock那样高冷,也不像AdobeStock那样严谨,它更务实:设计师需要什么,你就给什么。尤其是清新插画、网页背景、简约图标、轻量化场景图,Freepik的用户比传统图库更爱用。

热销类型也很有特点:简约插画、扁平风商业场景、节日主题图标、网页背景、app界面素材、pattern图案、卡通角色。

这些东西在传统图库里属于不太高大上但很好用的品类,偏偏就是Freepik的主战场。

我自己试过一个系列的扁平风商务插图,在AdobeStock表现平平,但在Freepik直接成了我账号的数据担当,那种终于找到归属感了的情绪真的很离谱。

收益方面,Freepik走的是订阅分成模式,跟Shutterstock那种每次被下载给你几毛钱不太一样。

它会根据用户订阅、素材整体表现等维度来分成,所以你单张图的收益可能看起来不高,但胜在下载量大+长期稳定。我有几张图上传半年后仍然在每天零星进收入,那种睡后收入的真实性被验证的感觉挺爽的。

不过Freepik也不是随便乱发的平台,注意事项必须记住:

第一,AI图必须标注为AI生成;

第二,不能出现真实品牌、名人、商标;

第三,素材必须干净、清晰、结构合理,不要让AI的怪手指在这里社死;

第四,关键词要偏向设计师搜索思维,越通俗越好。

还有一点很现实:Freepik竞争激烈,你不持续更新,很容易被埋没。

Envato

要说我最晚才敢尝试的平台,就是Envato。不是因为它难,而是因为它的气质太专业市场化,让我这种AI图创作者刚开始就怂了几分。

你打开网站的那一秒,真的会有种这里的设计师都好像在做大项目,而我只是来打酱油的错觉。

但后来我还是硬着头皮注册了,结果发现Envato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冷,反而是一个你只要做得够好,它就愿意给流量的地方。

Envato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生态特别大。

从Themeforest到Elements,各种设计模板、网页包、图形资源、UI套件……

它基本覆盖了设计行业的方方面面。所以只要你做的AI图是能被设计师拿来就用的东西,你就有机会脱颖而出。相比AdobeStock的严谨、Shutterstock的量级打法、Freepik的实用导向,Envato更讲究设计价值感,就是要看起来高级、能融入项目、能省设计师时间。

热销类型也特别明显:

网页背景、UI配套图形、抽象科技视觉、质感强的商业插图、渐变背景、品牌风格化素材、pattern纹理。简单说,你做得越像专业设计师做的,越容易被Envato用户青睐。

我的一个AI合成的渐变商务背景,在其他平台都没有特别亮眼的数据,但在Envato却意外卖了好几次,那天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后台系统出bug了。

至于收益,Envato的模式有点谜之复杂,主要分成两种:单独购买和订阅分成。

单买收入会高一些,但得碰运气;订阅分成虽然金额不大,但数量稳定。

我记得我第一次在Envato收到订阅分成的时候金额小得让我以为邮箱在跟我开玩笑,但后来发现只要你作品够体系化、数量够多,它的长尾收益还是挺稳的。属于那种不是暴富,但能长期小口补给的类型。

不过Envato对审核也不算温柔,注意事项特别多:

第一,AI图必须非常干净、无AI破绽,它的用户太专业,很挑;

第二,不能出现任何品牌敏感元素;

第三,必须提供高质量标题和关键词;

第四,最好以系列形式上传,单张图在这里很难突出重围。

而且Envato对风格一致性特别看重,你上传得越像一个专业设计师的作品库,它越愿意给你曝光。

Stocksy

如果说前面那些平台是大众商场,那Stocksy就更像是那种独立设计师开的精品小店。

我第一次点进Stocksy的时候,心里只有一个感觉:完了,这地方的图片都好高级,我的AI图在这里怕不是要当众翻车。

它的画风偏艺术、偏自然、偏真实生活质感,看一眼就知道门槛比Shutterstock这种流量大卖场要高得多。

Stocksy最大的优势就是——它真的挑,挑到你怀疑人生的那种挑。

它不像AdobeStock那种专业审核,也不像Freepik那种实用优先,Stocksy挑的是审美和风格。你要是上传那种AI味太重、太商业、太模板化的图,基本不用等,秒拒。

我第一次被拒的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AI创作者天生不适合这个平台,后来发现不是不适合,而是你必须把图做得像你自己,而不是像AI。

说到热销类型,Stocksy的偏好非常明确:自然光、生活方式、真实人物情绪、人文题材、文艺风插画、极简构图、摄影感强的图、故事性画面。

总之,它喜欢有灵魂的图。我曾经硬着头皮试着做一些偏生活感、偏自然光的AI场景,没想到居然有几张通过了,那天的心情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总结:原来我也能在Stocksy混口饭。

收益方面,Stocksy属于少,但贵的类型。

它不像Shutterstock那种靠量取胜,也不像Freepik靠订阅分成,它更像是精品授权的路子:每卖一次收入都挺可观。虽然频率没有其他平台高,但单次收益足以让你产生这平台确实不一样的感觉。只不过,前提是——你得先能让它收你那一张。

注意事项我必须强调,因为这个平台是我踩坑最多的之一:

第一,AI图要做到无AI痕迹,Stocksy的审美特别敏锐;

第二,避免任何过度渲染、过度光效、算法味道太重的风格;

第三,它非常在意真实性和情绪表达,审稿人智商在线得可怕;

第四,标题和关键词必须贴近摄影师思路,而不是素材库思路。

简而言之:在这里,AI创作者必须脱AI化。

EyeEm

说到EyeEm,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:这平台怎么又摄影又社交,我到底是来卖图还是混圈子?

刚开始我挺不适应的,因为它不像AdobeStock那样商务专业,也不像Shutterstock那样人山人海,它反而像一个摄影师聚会场。

你刚进去那种感觉特别奇妙,仿佛你的AI图会被一群真正的摄影师盯着,一度让我有点社恐:我发AI,会不会被看穿?

但用了一段时间,我发现EyeEm最大的优势其实是社区感。

你上传作品不仅是卖图,也是曝光作品、被更多摄影师看到的方式。这个气质让它和前面几个平台完全不一样。

像Stocksy追求审美、Freepik追求实用、Envato追求设计价值,而EyeEm更像是在说:你来,先把图放出来看看,喜欢你的人自然会来。这种氛围反而让我压力小了点。

热销类型方面,EyeEm跟传统图库有点不一样,它偏爱真实、情绪、生活记录、影像风格强烈的图。

哪怕是AI图,只要你能做出那种摄影味,它就有戏。

我试过几组偏街拍氛围、复古色调、自然光场景的AI作品,没想到比我想象中更受欢迎。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自己在玩角色扮演:今天我是摄影师本师了。

收益方面,EyeEm有点像抽盲盒。

它的单次收益可能没有iStock那么高,也不像Envato那么体系化,但优势在于它会把你的图分发给合作平台(包括GettyImages)。

也就是说,一张图上传到EyeEm后,有可能被推到更大的平台。我第一次因为EyeEm的分发机制获得授权收入的时候,那种感觉大概是:哇,我图靠关系出圈了?

注意事项也要说清楚:

第一,EyeEm对真实性的要求很高,AI痕迹千万别明显;

第二,色彩、光影、人物细节必须自然,不然很难过;

第三,关键词最好按摄影师的思路处理,不要像素材库那样堆砌;

第四,平台社区氛围强,你上传的图最好带点个性和风格。

总之,在EyeEm上混,有点像混摄影圈——你得让别人感觉到你不是在堆图,而是在表达。

123RF

最初我看到这个123RF平台时的想法非常简单粗暴:哎,这名字听着挺像老牌图库的,那试试看吧。

然后注册的那天我才发现,123RF虽然不像AdobeStock那种高大上,也不像Shutterstock那么大型商场感,但它胜在一个词:稳。

就是那种你上传了,它不吵不闹,但过段时间你会突然发现:哎?怎么又卖了一张?

123RF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对创作者非常友好,尤其对AI内容也没有特别挑剔型的刁难。

相比Stocksy那种艺术精英范儿、相比EyeEm那种社区感氛围,123RF更像一个传统图库的务实代表。

审核不算太难,人也不算太多,但买家挺愿意采购可直接商用的图。它给我的感觉就是:不卷、不激烈,但默默能赚钱。

热销类型基本遵循典型图库逻辑:商务插图、科技背景、节日主题、教育类图形、抽象图案、扁平风插画、产品背景图。

尤其是那种干净实用、页面可用的AI图,在123RF还挺吃香。

我有几套明显是我随手做的测试图,放在AdobeStock根本没人理,结果在123RF连续出了几单,那种惊喜感就像买彩票刮出来个小奖一样,虽然不大,但足够让我兴奋。

收益方面,123RF属于那种不会给你突然暴富,但能给你稳定惊喜的平台。

它的单次下载收益一般不算特别高,但胜在平台用户类型广,长期累积能看到效果。尤其是如果你的图比较通用、适合做网页设计、内容填充、商业海报,123RF的下载会比你想象得更稳定。我第一次在那里收到一笔稍微高一点的授权收入时,甚至怀疑是不是后台算错了。

注意事项其实不复杂:

第一,AI图要标注清楚;

第二,一定不能有版权风险、名人特征、商标元素;

第三,要注意AI常见的结构错误,否则审核也会拒你;

第四,关键词建议写得偏通用、偏商业用途,不要太艺术和抽象。

总之,123RF不挑风格,但挑是否能被商用。你越能理解它的客户,你的图就越能跑起来。

国外图库平台赚钱常见问题

1.国外图库平台真的能靠AI图赚钱吗?

我一开始也怀疑过,以为这东西都是听说别人赚钱,自己永远赚不到。结果坚持发了几百张以后才发现:能赚,但靠的是量+质量+坚持,而不是玄学。

它不是一夜暴富项目,是那种你认真做,它就认真给。你敷衍做,它就敷衍你的类型。

说白了,图库不是你一天上传10张就能月入过万的地方,它更像个慢热锅,需要你持续作图,不断积累。

2.为什么别人随便做做就能卖,我辛苦做的图却没人买?

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无数次。后来想明白了:图库买家不是来欣赏你的艺术的,他们是来解决需求的。

你做自己觉得好看的图=自嗨

你做别人需要的图=赚钱

我痛苦地意识到:审美≠市场

一旦我开始做通用背景、商务场景、简单图标、科技图形这种大家都需要的图,下载量立刻起来了。

3.AI图到底能不能上传?会不会被封号?

大部分平台都能上传,但有三个铁律:

必须标注为AI生成(不标注=等着挨教育)

不能用真人、名人、商标、IP形象

细节必须过关:手、脸、结构错误直接拒稿

我被拒的那几次90%都是因为AI细节崩坏,那感觉就像被老师当众点名批评一样羞辱。

4.被拒稿太多会不会影响账号?

放心,平台不会因为你蠢就封你。但会因为你作死才封你,比如:

上传侵权内容

上传带商标的图

上传擦边内容

拒稿多只是说明你水平还不行,不是道德问题。所以如果你被拒得很惨,那只是AI没训练好,不是你不行(我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)。

5.上传多少张图才有收入?

现实点说:

50张以下:基本没人看见你

100–200张:开始偶尔出单

300–500张:每天都有零星收入

1000张以上:不说发家致富,但能看到睡后收入是个现实存在

图库赚钱真的就是数量+持续性。你停更,它就跟你说再见。

6.为什么我在某个平台卖得好,另一个平台完全没人买?

因为每个平台的客户不一样:

AdobeStock偏专业、偏干净、高质量

Shutterstock偏大众、啥都有

Freepik偏实用、偏设计师

Envato偏设计情绪和价值感

Stocksy偏艺术

EyeEm偏摄影风、真实感

很正常,就像你衣柜里的衣服有些在公司很受欢迎,有些只能穿去约会。

7.图库收益为什么这么低?值不值得做?

图库不是一夜暴富,是复利型收益。你今天上传的图,可能3个月后才开始被下载,也可能一年后突然爆发。

但它值不值,取决于你能不能长期做:

若你图做得快、质量靠谱,它非常值得做

若你做一张图要两小时,那真的不适合你

我之所以能坚持,是因为我把它当作一个“每天10–20分钟”的副业,而不是主业。

8.图库能不能当主业?能不能月入1万+?

坦白讲,能,但非常少数人做到。要达到那种水平,你需要:

巨量作品库:3000–10000张

热门题材持续产出

多平台铺开

长期运营

我认识的做图库做到月入过万的,大多数都做了好几年,并且上传量比我多得多。但作为副业,每月挣点小钱——很现实,也很容易做到。

9.图库平台之间的作品能不能重复上传?

大部分可以,但注意几点:

不要在独家平台提交独家(比如Stocksy)

标题、关键词要略微调整(更容易被搜索)

每个平台的偏好不同,最好针对它们做微调

我现在都是一套图多平台跑,提高存活率。

10.做国外图库项目最容易掉坑的事情是什么?

我个人踩过的坑前3名:

AI图不检查细节,疯狂被拒

做自己喜欢的图,不做市场需要的图

上传几天没人买就心态崩

图库是长跑,不是短跑。刚开始我差点因为0下载而退出,幸亏坚持了下来。

声明:本文为原创,作者为 猎者出海,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liezhe.com/guowaitupianzhuanqian/